技术服务

bob真人邀请码冷库节能(如何降低冷库的能耗?)

2023/07/01 admin

冷库节能大有可为

节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 “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比 “十五”期末降低20%,国际制冷协会要求:在未来的20年内,应使每个制冷设备耗能减少30%~50%。

我国冷库规模不一,新旧冷库并存,大小冷库星罗棋布,分布广泛,全国冷库总库容2006年已达880万吨。一方面各冷库运行中的实际能耗相差很大;另一方面,全国冷库平均单位产品耗电量与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冷库平均耗电量为131千瓦时/米3年,日本为48~56千瓦时/米3年,英国为60千瓦时/米3年。可见我国冷库在节能降耗上大有可为。

我国冷库耗能较大的原因既有设备上的不足,又有管理上的不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设备配置不合理。冷库设计原则是采用按最不利条件时能满足的冷量需要进行设计的,这使许多冷库的配机在一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处于超需求状态。调查发现一些冷库在夏季最热月份时的开机时间也不足三分之一,这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此外设计配机时大、中、小负荷兼顾不够,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冷库单机功率较大,设备台数少,致使压缩机开机后库温迅速下降,停机后库温又较快上升,造成冷库库温为虚温,导致能源浪费。

再者,是节能设备应用少。如蒸发式冷凝器把传统中的冷凝器、冷却塔、循环水泵和水管综合一体,无需循环水池,既减少了空间与土地,又减少了用水量和电量。据统计,蒸发式冷凝器要比壳管式冷凝器加水冷却塔系统节电10%左右,比空冷式冷凝器节电30%以上。

另外,是管理不严格。冷库门损坏、库门经常开启、风幕不能正常工作、冷库保温层损坏、库内照明灯具功率过大、蒸发器未及时融霜等因素均会造成冷库电耗增加。如夏天每开一小时冷库门,外面侵入库内的热量约为5.02×104KJ,相当于100千瓦制冷机的产冷量被白白浪费。

同时,制度上也存在着不健全。我国大部分冷库都没有有效的节电管理制度,用电节电无考核指标,废热未得到充分利用,如冷风机的冲霜回水就可用作冷凝器的冷却水。我国冷库库温大部分都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各库房温度不能单独自控。当某库房库温已达下,操作人员如不及时将其供应液阀关闭,而与其他库房一道继续降温,就会导致各库房之间产生温度差异,不利于节能。

而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冷库耗能问题,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改变目前耗能现状。笔者认为,冷库节能应抓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节能意识。针对冷库从业人员节能意识薄弱,对日常设备操作、维修和保养管理不善产生的耗能问题,企业要开展形式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方针和政策,调动员工的节能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员工都参加到节能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岗位都成为节能阵地。

其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一、减少渗入库房的热负荷。主要指采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温材料;采用风幕、塑料门帘减少通过库门进入的热空气;库房内的照明应合理布置,自动关闭。二、使用高效、低能耗的设备。如采用蒸发式冷凝器代替水冷式或风冷式冷凝器,采用COP高的制冷压缩机,高效率的水泵和风机。三、合理操作运行制冷设备。包括在夜间开机制冷,提高 “谷电使用率”;蒸发器及时融霜,使用极化冷冻机油添加剂;冷冻机能量的合理调节等。四、加强对制冷系统的余热利用。如压缩机排气热的利用和冷风机冲霜回水的利用。

第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评价体系,对设备运行中耗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总结、评比,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节能新途径,使节能活动制度化、固定化、长期化。

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愈发完善,留心细节实现“高保鲜、低损耗”

当下,我国生鲜供应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而为其食品提供有力保鲜支持的正是国内日益健全和完善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随着如今人们愈发意识到冷链的重要性,未来冷链也将更加深入的进入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基地和生鲜运输环节中,但对于大多供应端的新手而言,也需掌握冷链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达到更好的储运效果。

冷藏车:装车前先降温,运输全流程实现实时温度监测

据统计,2019年我国冷藏车数量达到近21.5万辆,与上一年相比增加3万辆以上,行业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随着冷藏车实际应用率提高,如何更好地使用冷藏车也相当值得了解。

例如,冷藏车在运输食品时,先对车箱内部进行降温处理再装载食品将更好保障食品品质。

一般来说,冷藏食品时温度应降低至7摄氏度以下,冷冻食品的运载则应把温度降到零下摄氏度以下。

另外,企业还可以采用温度监控系统对冷链全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以确保食品运输全流程得到完整的冷链保障。

同时,温度监测也将为后续多类型食品运输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冷库:制冷机组定期清洁,节能又提功能

近年来,打造节能型冷库是我国冷库投入使用过程中的一大方向。

作为冷库搭建中核心部分的制冷机组是实现节能的关键。

据悉,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器等组成。

业内人士表示,冷凝风机按时去霜,蒸发器定时除油膜、除污垢等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库运行过程中的电量消耗,也能更好的提升相应设备的制冷等功能。

气调保鲜库:设置观察窗口,切勿随意开阀门、进仓库

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地水果生产基地搭建起升级版的冷库气调保鲜库,为水果储藏保驾护航。

气调库独有的气密性能使水果更好的维持新鲜度、色泽、营养等,保存期限也能得到相应延长。

因而,保证气调库的密封性是打造良好的鲜果储藏条件的关键。

在使用气调库进行长期贮藏时,切忌不要随意打开气调阀门和随意进入气调库,以免导致库内气体与库外气体混合,形成不利保鲜的环境。

目前来说,在建设气调库时可以设立观察窗口,以便后续观察食品保存情况。

小编结语:当下,不少食品企业以及地方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已经建立起标准化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在冷链基础设施实际应用过程中,把控好各环节的小细节,将进一步提升冷藏冷冻效能,并实现节能、高效的管理,降低冷链成本。

让冷库节能省电的方法?

冷库节能(如何降低冷库的能耗?)

冷库节能省电能降低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让企业更好的管理冷库。冷库节能方法有以下几种:

1.优化昼夜温差运行。

地域的差异性造成昼夜温差较大,通常海洋性气候地区昼夜温差为6~10℃,大陆性气候地区昼夜温差可达10~15℃。

夜间环境温度低,可根据产品贮藏特性,调整延长夜间开机时间,由于冷凝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冷库的节能。

2.合理利用峰谷电运行

在不影响被冷物冷藏质量的前提下,冷库可以利用夜间“谷价”运行,减少白天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避开白天用电高峰期。

目前我国主要省市制订的分时电价制度峰谷电价比为3~4∶1,所以可利用蓄冷装置或调整开机时间,提高“谷电”使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3.期放油、除垢和放空气,确保良好热交换效果

资料显示,当蒸发器盘管内有0.1mm厚的油膜时,为保持设定的温度要求,蒸发温度就要下降2.5℃。

耗电量增加10%以上;当冷凝器内的水管壁结垢达1.5mm时,冷凝温度就要比原来的温度上升2.8℃,耗电量增加9.7%。

当制冷系统中混有不凝结气体,其分压力值达到0.196mpa时,耗电量将增加约18%。

4.冷库内照明系统节能

冷库照明应在安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根据冷库间的面积、高度及库房温度等综合考虑。

冷库内的照明一般集中在工作区域内。应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及时关灯,以减少库房的热负荷及电能消耗。同时要尽量采用高效低耗耐压的照明灯具以减少灯具的更换频率。

LED照明系统具有环保省电、照度均匀、低温时发光效率良好及供电效率高的优势,是一种极有前景的新型光源,也是今后冷库内照明系统的发展方向。

5.合理利用库房,节能减耗。

冷藏间的耗电量是按冷藏间耗冷量的多少来计算的,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货物冷却和冷藏时的耗冷量。

二是冷藏间本身(即围护结构)及操作管理的耗冷量。节约用电的关键在于冷藏间的利用率,利用率低的冷藏间耗冷多,耗电也就多。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压缩机所配备的电动机功率是按该机制冷能力选定的,也就是库房的耗冷量小于制冷机的制冷能力。

冷库在淡季运行时,由于冷藏间存放的货物较少,压缩机运转是“大马拉小车”,浪费了电能。因此,在淡季时可将几个冷藏间内的货物按贮藏温度及时并库,以减少能耗。

6.准确及时调节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工况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依靠冷库管理人员的精心操作并准确地调节制冷设备的运行,才能使制冷系统始终处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7.冷库蒸发器的合理调节与及时除霜

一般而言,冷库蒸发温度每提高1℃,可节能2%~2.5%。因此,在能够满足产品制冷工艺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整供液量,尽量提高蒸发温度。

霜层的热阻一般比钢管的热阻大得多,当霜层厚度大于10mm时,其传热效率下降30%以上。当管壁的内外温差为10℃、库温在-18℃时,排管蒸发器的制冷系统运行一个月后,其传热系数k值大约只有原来的70%左右。

冷风机结霜特别严重时,不但热阻增大,而且空气的流动阻力增加,严重时将无法送风,所以要适时对蒸发器的表面进行除霜处理。

在大中型冷库的制冷系统中,一般不采用能耗高的电热融霜方式,而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为简化管路,可采用电热融霜方式,但是应根据霜层融化所需的热量配置适宜的电热功率。

冷链仓储业怎样节能?

冷库节能(如何降低冷库的能耗?)

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的生产中,冷库的耗电量颇大。因此,冷库能否节电,是行业能否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之一。

在制取相同冷量时,提高蒸发温度能使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减少。因为当冷凝温度不变时,提高蒸发温度,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也相应升高,吸入蒸汽的比容减少,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加,以及压缩比减少,输汽系数提高,制取相同冷量时耗能就减少。

例如对于压缩机,当蒸发温度每升高1℃,每千瓦电机功率每小时的产冷量将提高2.4%左右,节能效果显著。日常操作时,应根据不同冷藏食品品种、质量和不同贮藏期的要求来确定相应合理的贮藏温度。适当提高蒸发温度,不但能缩小传热温差,减少食品干耗,提高产品质量,且可提高压缩机单位轴功率制冷量。

加强库门的维护与管理

热空气通过库门开启时渗入库内,不仅造成库温升高,而且大量的热湿交换使冷风机或蒸发器排管结霜,导致库温波动,影响食品质量。减少库门耗冷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对冷藏门进行有效的维护,确保冷藏门无故障启闭;

(2)定期检查密封条和电热丝的性能;

(3)随时处理冰、霜、水,保持冷门的严密性,防止运输工具碰撞库门;

(4)尽量减少开门时间和开门次数;

设置安全装置,消除工人进库对关门的恐惧感,做到进出库后立即关门;

(5)增设PVC软门帘或高效率空气幕;

(6)建议增设回笼间,回笼间不设保温和除霜设备,顶部可用镀锌板覆盖,便于定期除霜。这对于进出频繁的冷库节能意义更大。

降低冷库压缩机电耗

压缩机是冷库最主要的用电设备。在冷库设计中,一般根据全年出现的最大机械负荷工况确定配机,以满足热负荷高峰期要求。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存在着食品冷加工与贮藏的淡旺季变化,全年昼夜气温的变化和其他的变化因素,往往设计时所选配的压缩机满负荷运行时间较短,低负荷运行时间长,以致压缩机大部分运行时间处于小于设计负荷的工况下运行,节能潜力大。现多数冷库仍然采用人工操作调整开机,盲目开机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经济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应遵循如下原则。

正确估计冷库实际耗冷量的变化。掌握食品加工过程的放热量,外界气温、冷却水温变化、日常操作热量等耗冷量的变化规律,做好日常管理记录,随时调整压缩机的开机台数,使开机压缩机的产冷量适应或接近冷库实际耗冷量。

在保证满足制冷负荷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开机台数,提高压缩机运行效率。可选择开1台制冷量大的压缩机代替2台制冷量小的压缩机、选择开单机双级机代替两台配组式双级机、选择开配组式双级机代替两个蒸发温度系统的降温。

调整开机时间。在不影响食品冷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白天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最好中午时段开机),增加夜间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即选择用电低峰(即在深夜后开机),不但降低费用,而且夜间冷凝温度较低,可降低压缩机电耗。

避免冷库冷凝温度升高

当压缩机的吸入温度保持不变时,冷凝温度升高,单位容积制冷量减少,压缩比增大,输汽系数降低,制取相同冷量时,能耗增加。例如冷凝温度每降低1℃,单位轴功率制冷量将提高2.6%左右。因此,保持较低的冷凝温度,对减少压缩机功耗是有益的。研究表明,一切通过增加额外消耗(如增加水泵台数)来达到增加水量、降低冷凝温度的方法都是得不偿失的。冷凝器选定后,冷凝温度与冷却水量、水温、冷凝器的清洁程度和布水均匀状况等因素有关,日常运行中为了避免冷凝温度升高的现象,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冷凝器结水垢1.5毫米,冷凝温度将上升约2.8℃,耗电增加9.8%,制冷量下降。

(2)利用融霜水降低冷却水温。融霜水的废热利用,不但能通过降低冷却水温达到降低冷凝温度的目的,而且回收融霜水返回冷却循环水池还可达到节水的目的。

(3)注意立式冷凝器冷却水布水均匀。布水不均,将使传热效率降低,冷凝温度升高。

(4)防冷却水塔填料脏堵,调整冷却塔风机运行。当水温接近空气湿球温度时,应关闭冷却塔风机,节省电耗。

(5)定期排放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冷凝器中若有空气存在,势必冷凝压力升高,制冷量下降。

(6)确保冷凝器不积液。冷凝器积液,传热面积减少,冷凝压力上升。检查冷凝器均压管和出液管是否阻塞或其阀开启度过小,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冷凝器不积液(冷凝器兼做贮液桶除外)。

为冷库选择合理的融霜方式

(1)能耗大,库温回升快。水冲霜需要增加水泵电耗,除霜时对库内加热量大,库温上升快,一般除霜后需1~2小时降温才能恢复除霜前库温。

(2)若融霜中水溢出或溅到地面,将造成对地坪隔热层的破坏。融霜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建议尽量采用热氨融霜法。热氨融霜法因为加热融霜是从内部向外扩展,对库温影响小,融霜后降温快,避免了水冲霜的不足,值得提倡使用。但是需在冷风机接水盘上增设电加热器,防止融后的霜水再结冰堵塞下水道;此外,融霜期间应尽量避免开启库门。

冷库应定期检修

蒸发器油膜增加0.1毫米,蒸发温度下降2.5℃,耗电增加11%。日常管理应及时排放制冷系统中的油。根据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各制冷设备的特点,记录加入压缩机的润滑油总量,做好放油的计量工作,分析制冷系统中润滑油含量,制订具体的放油计划。

机器设备的检修是保证制冷系统安全运行、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不可忽视,必须按制冷压缩机的运转时数,建立每800~1000小时小修,3000小时中修,8000~10000小时大修的检修制度。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有否泄漏,防止出现制冷剂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日常运行费用,改善工作环境。

如何降低冷库的能耗?

冷库节能(如何降低冷库的能耗?)

1、冷库围护结构冷库通过围护结构的跑冷量与冷藏库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成正比。因此,应多在减少冷库的冷藏库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指标方面下功夫。

2、冷库围护结构的防潮和隔汽对冷库围护结构采取防潮隔汽措施也是必要的,否则会使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变差。这也就是冷库库体刚开始使用时保温性能不错,可是用一段时间以后保温效果变差的原因。

冷库安装、冷库建造询——安徽肯 德制冷 提供“一站式”冷库建造解决方案

3、冷库的蒸发压力和温度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相对应的,知道了蒸发压力后,可通过查表得出蒸发温度。在冷库库房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将温差(蒸发温度与库房温度的差)缩小,蒸发温度可以相应地提高,冷库制冷机的制冷量就会有所提高,也就是循环效率提高了,相应地也节省了电能。

4、冷库融霜操作一般来说,当蒸发器表面上的霜层对空气的阻力尚不显著,通过蒸发器空气的流量尚未减少之前,霜层的影响尚不严重,可不必融霜;当空气的流量明显减少时,应进行融霜。空气的湿度越大、蒸发器温度与冷库的库温差越大,越容易在蒸发器上结霜,结合保鲜工艺,尽量采用包装化冷藏可以减少果蔬的干耗,减少蒸发器的融霜次数,实际也起到了冷库节能的作用。

5、冷库储藏温度和冷库库房利用率不同的果蔬储藏温度不同,每种果蔬也都有适合其储藏的温度范围。在不影响果蔬品质的情况下,节能冷库应选用较高的储藏温度。

冷库使用中怎么才能做到节能省电

冷库使用中节能省电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食品分类和不同的贮藏期,确定相应的贮藏温度值针对各类食品,特别是肉食类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生化变化及嗜低温细菌滋长和繁殖被抑制的程度,可确定相应最佳的贮藏温度,如不超过半年的低温贮藏,一般采用的贮藏温度为-18~15℃ ;超过半年时间的贮藏,应采用≤-18℃ 的低温;对于含脂肪量大的食品,如含脂肪较多的鱼类,为防止低温贮藏期脂肪的氧化,应采用低于-18℃的贮藏温度,最好为-24~-20℃ 的温度。由此可见,采取了不同的贮藏温度后,对于某些食品,特别是属短时期贮藏,就相当于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从而也就提高了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以达到节能。

冷库使用中避免频繁开关库门,开门时打开风幕机,注意存放物品的方式,及时清理冷凝器污垢,蒸发器灰尘等,都可以节约冷量,保持制冷效果。

减少制冷系统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库房温度之间的温差:在库房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若将温差缩小,蒸发温度可以相应的提高,冷凝温度不变时,制冷机的制冷量就会有所提高,相应的节省了电能(蒸发温度每升高1度,省电4%)。不仅如此,温差小还会使库内的相对湿度提高,减少冷藏食品的干耗。

准备建造冷库的客户可以选择能效比高、质量可靠的制冷设备,冷库设计配置要合理,满足冷藏库实际使用要求:制冷设备质量的优劣对能耗有很大影响,传统的开启式机组能耗大,现在多选择能效比高的进口或合资半封闭、全封闭及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同时要考虑冷凝方式、冷凝器的散热量、蒸发器的面积、膨胀阀的冷量等配套,以使制冷达到最佳循环,避免冷量不足或不匹配。

选择专业的制冷公司安装调试,以使制冷设备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制冷设备的安装、管道的布局、保压检漏、抽真空、冷冻油的添加、制冷剂的充注、膨胀阀的调节、温控器的设定等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冷设备只有在最佳状态下运转才能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冷库制冷设备怎样节能

冷库制冷设备节能方法:

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设定压缩机运行制冷量时,避免其低能效比的运行范围;对运行工况变化范围较大的制冷系统,实行内容积比自动调节;对于带经济器运行的螺杆机,探讨实施经济器运行工况的自动调节。

2、活塞式压缩机

减少以某台压缩机工作的气缸数为能量调节单元的做法,避免活塞的无功运行,亦避免降低压缩机C0P值的运行;采用变频技术,实现能量无级调节,在改善运行工况中节能。

3、多台并联机运行的调节

尽量以压缩机的台数为能量调节单元;尽量使每台压缩机处于高能效比运行状态;设计不同大小压缩机头的组合,针对负荷变化需要而投入相应的能量组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